企业动态
习近平来闽考察一周年 | 奋进新征程,以科技创新赋能“海科梦想”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回到福建考察指导,发表的重要讲话饱含对福建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厚意。海峡科化公司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胸怀“国之大者”,履行国企担当,把企业改革发展同全国、全省大局和行业全局紧密联系起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全力跑出海科“加速度”,推动了中央、省委和上级党委决策部署在企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科技创新塑强核心竞争力,引领发展驶入“快车道”
科创实力展现了海科持续发展的强大后劲,海科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行业、社会引发广泛关注:自主研发的“内外编码一体化工业雷管”,技术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侦破雷管偷盗案件、保障公共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自主研发的“抗压型乳化炸药”产品,解决了一般乳化炸药在深水区不能完全起爆和爆炸的难题;合作研发的“金属爆炸焊接专用炸药”产品,应用于各类金属爆炸焊接工程中,填补了福建省民爆技术空白……海科在科技创新方向上紧盯行业需求、聚焦前沿技术,精准发力、攻坚克难,结出累累硕果,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装上科技“新引擎”。
在创新能力方面,海科公司及数家子公司分别通过了国家或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逐步建成生产爆破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企业整体科创能力持续提升。目前共拥有发明专利35件,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171件。
在技术改造方面,海科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紧跟民爆行业科技政策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积极推动生产线先进装备、信息技术、自动化等技术改造,持续提升智能化、少人化水平,实现生产线减人、提质、增效,不断夯实企业本质安全,有力保障了企业安全、员工安定、社会稳定,彰显国企责任担当。
创新平台和创新机制相得益彰,催生成果落地
海峡科化公司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作为企业的重要发展理念,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着力打造创新平台,着力优化创新机制,使二者有机融合,相互催化,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催发科技创新不断出“新果”,结“硕果”。
在创新平台方面,海峡科化公司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家,并陆续成立军民两用技术研究院、专家工作站,各类科研创新平台持续有效运行,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以及为项目引进和带动人才成长方面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有力保障。所属烽林分公司借助平台优势,持续加大科研投入,促进企业转型,先后引进4个战略合作伙伴、3个新产品入园落地,产品效益逐步显现。
在创新机制方面,海峡科化公司不断制定完善了《研究开发项目管理办法》《科技进步奖奖励办法》《技术改造项目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等科技管理制度,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奖励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每年召开科技进步、技术改造项目及授权专利奖评审会,通过评审及现场核查,对做出贡献的单位和科技人员给予表彰奖励。每三年召开一次科技大会,总结科技工作成效并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评选科技创新方面的先进单位及优秀个人。通过各项激励机制,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生态,调动科研工作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科技人才“孵化器”逐渐成熟,创新发展的基础更可持续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持,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海峡科化公司持续优化“引育留用”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打造出一支爱国爱企、敬业奉献、勇于创新的科技人才队伍。
在人才引进方面,运用改革思维和创新办法破解人才引进瓶颈,建立“互联网+”人才引进模式,依托政府、高校等网站资源,并开拓社招渠道,每年针对性招收较高比例的专业技术人才,五年来共招录工程技术专业技术150余人,公司现有1名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名高级工程师分别入选国家工信部民用爆炸物品标技委和咨询委名单。
在人才培育方面,持续完善“外引内培”“内外交流”等机制,构建分层分类的科学培养体系,通过组织培养、业务培训、导师带徒、以工代训、跟班学习等多种模式,使人才培育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在人才留用方面,海峡科化公司克服所属单位点多面广且大都地处偏远的困难,因地制宜,有针对性性地制定留人的优惠政策。包括学历或职称津贴、提高职称聘任待遇、住房补贴等有利于稳定人心的政策礼包。并给专业技术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提供了适合的职业晋升通道、专业培训深造机会,让科技人员有更多的获得感、价值感、归属感。
新征程赋予科技事业新使命,呼唤科技工作者新作为、新担当。在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海峡科化公司必将以更强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迈上逐梦新征程,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邓义桢)